您当前的位置:快讯网 > 健康

东软医疗磁共振要崛起了?是的!

2022-06-16 16:14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公孙衍 阅读量:15238 会员投稿

引言

自主研发,是医学影像设备领域永远也绕不开的话题,对于磁共振更是必答题。

“影像风云"系列第8篇,以我国医学影像设备领域领头羊--东软医疗为主角,梳理其超导磁共振崛起之路。

正文

2022年6月15日,东软医疗正式发布其高端1.5T磁共振:NeuMR Rena(盛名),硬件上搭载了光纤分布式谱仪、46/160的高性能全数字梯度;应用上配置了高分辨成像、定量成像、AI快速扫描等技术。

客观的说,这台磁共振整体性能出色,属于1.5T中的佼佼者。不过,我更关心那句“这一次全是自己的”的含金量到底如何?

经多方调查,我想说:这一次,东软医疗磁共振,真的成了。

东软医疗磁共振要崛起了?是的!

1、无自主不高端

我们知道,CT/DSA有球管、高压发生器、探测器等3大核心部件,超导磁共振也有谱仪、磁体、梯度系统、射频系统等4大核心部件。

对CT/DSA来说,其难点在于硬件,虽然有一定的“卡脖子”,但并不影响国产CT的品质越来越好,甚至冲向高端。然而,磁共振的难点除了在核心部件技术突破上,还偏向于成像系统工程,即软硬件之间的高度协同和匹配、精准的校准和稳定的成像方法、否则很难有好的表现,这也就是业界大家经常说到的“对于磁共振,能成像不难,难的是稳定的高质量成像”的根本原因。

比如,谱仪。作为磁共振系统的中枢,梯度和射频的控制中心,负责磁共振成像信号的激发、编码、采集和重建等诸多任务。磁共振的核心竞争越来越体现在谱仪上,因为通过优化谱仪能使其磁共振系统性能更强,比如支持实时反馈、灵活的序列扫描循环控制等实时控制技术等。没有好的谱仪,磁共振不太可能有好的表现,更不可能冲向高端。

比如,磁体。限于工艺和技术水平,目前国产1.5T磁体已比较成熟,虽然也能买到3T磁体,但多是850/900mm温孔孔径2.9T磁体,在3T磁体的稳定性能上还需进一步提升。因为:1)2.9T和3T有本质的区别,硬冲3T,还会造成高频率失超;如果没有自主谱仪,对硬件非理想性的系统校正也不能达到最优,图像不可能好; 2)850/900mm温孔孔径只能做出60cm孔径磁共振,在如今普遍是大孔径3T磁共振的背景下,60cm孔径磁共振临床应用范围受限。高性能3T磁体,是国产磁共振迈向高端的最大门槛之一。

东软医疗磁共振要崛起了?是的!

超导磁共振5大核心(来自互联网)

还比如,被誉为磁共振“发动机”的梯度系统,其功率强劲与否,编码精准与否不仅是直接决定成像质量的天花板,更是衡量磁共振是临床实用型、还是临床+科研型的关键,因为没有高性能梯度,很多科研序列根本无法开展。

2、走出一片天

1989年,怀着“制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CT”的梦想,东北大学计算机影像中心成立;5年后,原型机研制成功,并从这里走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东软医疗。

1997年,东软推出第一台国产CT:CT-C2000,标志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德国、荷兰之后又一个能自主研制CT的国家。

近10年,国产CT才开始逐渐被接受,今天的我们很难想那时东软医疗经历了多少艰辛。幸好,它坚持了下来,先后推出了我国第一台双层螺旋CT、16层CT、64层CT、128层螺旋CT,获得了成功,CT也成为其名片。

面对愈发激烈的外部竞争,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东软医疗开启“二次创业”。凭借CT事业的成功,持续向MRI、DSA、PET/CT等产品线“疯狂”输血。在这点上,东软医疗很像谷歌,靠搜索业务带来的广告收入,持续推动其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自动驾驶等业务的高速发展。

一个标志性事件是,2016年东软医疗斥巨资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成立北京高端血管机研发中心和全球磁共振研发中心,对DSA和MRI寄予厚望。

2016年,凭借多年技术积淀,东软医疗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低剂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先后推出了我国首个高端悬吊式DSA:汉武、落地式DSA:汉·光武、我国首个高端滑轨CT+DSA一站式解决方案:汉·文景等产品。此外,还与美国Stereotaxis公司合作推出DSA+磁导航机器人系统,可实现远程操作精准治疗。

至此,东软医疗完成了血管造影产品线的多层级布局,成为国内唯一拥有完善介入解决方案的品牌,更成为了东软医疗除CT外的另一张名片。

根据2021行业数据,东软医疗仅用5年就实现强势崛起,凭借4.25%的份额成为国产第一,其中40%以上装机在三甲级医院,打破了GPS长期垄断DSA市场,成为高端DSA国产化的破局者。

东软医疗磁共振要崛起了?是的!

东软医疗CT+DSA一站式解决方案NeuAngio CT汉·文景首发亮相CMEF2021(来自互联网)

与DSA相比,磁共振复杂得多得多。

超导磁共振,被称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大型医疗装备之一,涉及学科门类繁杂,相关研究领域曾在70多年间获得过六次诺贝尔奖,仅有少数几个国家能生产。尤其是超导磁体,技术门槛极高,是用无数的金钱堆出来的。

在推出我国第一台16层CT之后,2009年,东软医疗推出了其首台1.5T超导磁共振:NSM-S15,成为我国少有同时具备研发生产永磁和超导两大系列的磁共振企业。

然而,与其0.35T永磁磁共振销售破千台的辉煌相比,这款1.5T超导磁共振尽管数年里多次迭代升级,但市场反响并不强烈。

2016年,东软医疗斥巨资在上海成立全球磁共振研发中心,意图非常明显:坚定自主研发,并冲向高端。彼时,业内并不欣赏这种“意气用事”,甚至有些揶揄多过鼓励。

不过,在蛰伏5年后,东软医疗实现了超导磁体、谱仪、梯度线圈/梯度放大器、射频线圈/射频放大器等关键部件的全自主研发,完成磁共振技术领域全面突破。

以最新发布的1.5T磁共振:NeuMR Rena为例,它首次实现了谱仪、磁体、梯度、射频等所有核心部件的全部自主研发设计,更凭借高性能软硬件配置和先进的临床应用直接跻身高端1.5T行列。

东软医疗磁共振要崛起了?是的!

东软医疗最新一代1.5T磁共振:NeuMR Rena(来自互联网)

此外,2021年8月,东软医疗3.01T超导磁体研制成功,配搭其自主研发的光纤分布式谱仪和内嵌冷却梯度系统,为其冲击3T高场磁共振扫平了最后的障碍。至此,东软医疗在大影像领域的最后一块拼图正式完成,实现了全影像产品线的布局,并且CT、MRI、DSA、PET/CT、全线跻身一线。

3、国产当自强

2021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在磁共振领域攻关磁共振高场强磁体、低温线圈、多核谱仪等关键零部件,突破7T人体全身磁共振和移动动物磁共振;并使医疗装备产品认可度、品牌美誉度及国际影响力快速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大幅提升。

东软医疗磁共振要崛起了?是的!

《“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来自互联网)

医疗设备,尤其是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的崛起,绝没有所谓的“弯道超车”,只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条路非常艰辛,需要烧无数的金钱,大量高科技人才历经长时间煎熬,而绝大部分都在都倒在黎明前。

幸好,在超导磁共振方面,东软医疗磁共振已基本成功,这映射着我国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求索、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最终与国外品牌同台竞艳的身影。

同样,我们期待更多国产磁共振整机和关键零部件企业突破技术壁垒、迈向成功。最后,引用抗清名将金声的一副对联共勉之: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作者:医工研习社)

本文地址:http://www.chinaxhk.net/jiankang/26807.html -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故本网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