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快讯网 > 亲子

第六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闭幕 50位“未来种子教师”脱颖而出

2021-07-31 22:11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司马穰苴 阅读量:17241 会员投稿

今天,第六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闭幕式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历时近4个月,以“课堂革命中的教师蝶变”为主题,以全新的组织形式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蝶变”。经过3轮选拔,50位优秀的“未来种子教师”脱颖而出。

据悉,为贯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探索新时代教师发展的变革路径,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2020年10月20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正式启动了以“课堂革命中的教师蝶变”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从开幕式到五大主题论坛再到闭幕式,导师团专家全程跟踪式指导,为教师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殷长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未来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杨宗凯为大会致辞。

image.png

第六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开幕式

殷长春书记指出,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激荡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作为推动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肩负着撬动先机以争取主动、应对风险以护航大局的时代使命。本届大会应面向时代发展趋势,探索教师角色转型的方向,发掘教师发展优化路径,推动探索成果在教师身上的扎实落地,总结经验并升级为发展思路与指导理论,辐射带动全国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杨宗凯通过连线致辞,他强调,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由教师决定,特别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创新和变革正在悄然发生。本届大会全面聚焦教师队伍在教育事业中的主导作用,着力探索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之下系统升级教师素养的发展路径,为铸就新时代新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

殷长春书记致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王素对本届大会全新的组织形式进行了整体介绍。她表示,本届大会创新性地引入了线上线下融合和教师深度参与式的组织流程,设置了数学建模、混合式学习、“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教学设计、语文学科思维发展型课堂教学设计和项目式学习五个主题。在近4个月时间内,通过三轮挑战任务对教师进行培训和筛选,最终选出50位“未来种子教师”。大会除了提供学习资料供教师自学完成挑战任务之外,还邀请了多位知名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组成“导师团”在线上和线下对晋级教师进行指导。开幕式上,大会导师团分别对五大主题的任务流程、参与要求和评选标准等做了详细介绍。

image.png

王素所长介绍大会形式

经过前两轮挑战任务的培训和评审,选拔出中国未来学校种子教师TOP100进入第三轮任务挑战,并从中最终选拔出五个主题的TOP10领袖教师,五个主题的挑战任务以线上线下结合的专题论坛形式于2021年1月相继举行。

数学建模论坛于2021年1月9日举办,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设置了领导致辞,导师团讲座、四地教研员高峰论坛和答辩评审等环节,通过面向全网开放的线上思辨与交流,探讨了数学学科人才培养传统模式面临的挑战,展望了以数学建模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数学教育改革的新风尚。

image.png

数学建模论坛

混合式学习论坛于2021年1月16日举办,由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设置了北京主会场和西安分会场。论坛通过导师团讲座和总结对混合式学习理论在中国后疫情时代教学改革中的作用进行了展望,从教学实施的角度对实践案例进行了总结,旨在以教师为支点促进国内中小学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image.png

混合式学习论坛

“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教学设计论坛于2021年1月17日举办,由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高新分局承办,设置了领导致辞,导师团讲座和答辩评审等环节。本论坛真切回应了素养导向的课堂转型诉求,探索满足未来教育培养目标的教育改革实施路径,带领教师成为大概念教学的探索者、先行者、引领者,实现未来教师应有的教学创新与成长蝶变。

image.png

“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教学设计论坛

语文学科思维发展型课堂教学设计论坛于2021年1月23、24日举办,由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在2017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思维发展与提升已经成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论坛希望依托导师团培训、讲座以及为参赛教师设置挑战任务,让广大语文教师关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达成。

image.png

语文学科思维发展型课堂教学设计论坛

项目式学习论坛于2021年1月30日举办,由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高新分局承办。论坛希望通过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真实问题;推动老师用作品反思迭代的方法,沉淀自己一次又一次的项目式学习教学案例,助力自己的专业发展。

image.png

项目式学习论坛

大会闭幕式以线下线上结合的形式在京召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建丰、中国教育战略学会常务理事、未来教育专委会秘书长吴砥为闭幕式致辞。选手代表、导师团代表和承办方代表分别发言,并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王素对第六届中国未来学大会进行了总结及展望。

image.png

闭幕式全景

闭幕式上,中国教科院副院长刘建丰对各承办单位及参与此次大会的专家表示感谢,对获奖参会教师表示祝贺。他指出,2020年突然爆发的疫情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加速了教育变革。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应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探索新时代未来教育的实践路径。他强调,未来教育中的教师发展要面向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终身化的发展趋势,探索教师角色转型方向和教师发展路径,发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全国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过程中的智库引领作用。

image.png

刘建丰副院长致辞

吴砥教授通过连线致辞时认为,历时近4个月的大会为参会教师提供了能力进阶路径,丰富的学习资源、专业的课程培训和充分的展示机会,全面帮助参会教师成长,探索教师成长规律,为我国教育改革及教师变革成长,为我国教育改革及教师变革成长起到了重要且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强调,在建设人才强国的背景下,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被提升到了国家层面,必须要意识到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是实现教育变革的关键因素,变革教育方式首当其冲要改变教师。吴砥教授还对智能时代的教师教育做出了展望。首先,智能技术赋能教师教学,或将解决教育规模化和个性化的矛盾;其次,智能时代教师的角色将会加速转变,传统教师的很多工作将会被技术取代,未来教师的工作重心将会发生转移;第三,智能时代可能会催生新的教育工作岗位。

王素所长对本届大会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展望,同时发布了第四届STEM教育发展大会预告。本届大会坚持教育科研的定位,通过结构创新、形式创新、教师专业成长方式创新和工作方式创新,在有效提升参会教师专业素养的同时,对教师对未来教育的认知、教师专业发展有效路径和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各承办单位和未来学校研究共同体的支持下实现了教科研一体化。同时,王素所长还预告了拟于3月份启动的第四届STEM教育发展大会。第四届STEM教育发展大会将延续本届未来学校大会的形式,大会将持续1年,由科研专家、一线STEM种子教师为参会教师提供全程支持、辅导,并开展STEM教师能力等级评估。

image.png

王素主任总结与展望

闭幕式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苏红博士发布了《中国教师未来教育认知调查报告》,该报告面向全国中小学校教师展开调研,共收集5万余份有效问卷,从对未来教育的认知与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当前政策的认识与态度、当前的教学现状与挑战等维度,深度刻画了全国教师对未来教育认知现状,为我国深化推进未来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实证研究基础。博士后李佳发布了《第六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评价报告》。本次大会邀请的21位知名教育专家和优秀教研员组成“评价团”制定了评价量规,为TOP100种子教师提出能力提升建议,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能力结构,助力导师团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教师。报告指出,本届大会报名教师人数最多的是陕西省、山东省和北京市,超过20个省、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教师完成了前两轮作品提交。作为最早开展未来学校研究的区域,北京市海淀区教师在TOP100和TOP50教师占比最高。

image.png

苏红博士发布《中国教师未来教育认知调查报告》

李佳博士发布《第六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评价报告》

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网等多家媒体代表在闭幕式上与大会组委会进行了现场交流。大会闭幕式还进行了第六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五大主题TOP10领袖教师、TOP20种子教师颁奖和第六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导师团及评价团证书颁发仪式。

本届大会吸引了超过全国20个省、市、地区、特别行政区2306所学校6539位教师报名参会,汇聚了42位权威学术专家对参会教师全程指导,21位教师评价专家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大会官网为全国教师提供课程资源199个,共计支持全国教师在线学习70874人次。大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经三轮优秀教师严选,历时3个半月,汇集作品1570份,最终选拔出50位领袖教师、50名种子教师。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国际级综合性教育智库,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2014年成立未来学校实验室,启动“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并成功举办了六届未来学校大会,从实践和学理层面对未来学校和未来教育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未来学校创新计划2016年起被连续列入教育部年度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并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移动学习最佳实践案例。

本文地址:http://www.chinaxhk.net/qinzi/8313.html -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故本网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