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快讯网 > 区块链

精英律师访谈录第8期 — 覃俊杰律师:专注网络黑灰产、区块链(USDT)相关涉刑疑难复杂案件

2025-04-20 08:15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先轸 阅读量:17830 会员投稿

精英律师访谈录第8期 | 覃俊杰律师:专注网络黑灰产、区块链(USDT)相关涉刑疑难复杂案件

编者按:

    精英律师访谈录栏目,邀请活跃在各领域、身处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的精英律师参加访谈,本期受访人为:湖南锐杰(新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刑辩大案研究中心主任覃俊杰律师。

【导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黑灰产及区块链领域的犯罪案件日益增多,其隐蔽性、跨境性和技术性给司法实践带来巨大挑战。本期《精英律师访谈录》邀请到深耕网络犯罪与区块链涉刑案件的覃俊杰律师,分享他在办理此类疑难复杂案件中的实务经验与行业洞察。

一、聚焦前沿领域:从网络黑灰产到区块链犯罪

主持人:覃律师,您长期专注于网络黑灰产和区块链(如USDT)相关刑事案件,当初是什么契机让您选择这一领域?

覃俊杰律师:

我最早接触这类案件是在2017年,当时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开始在国内兴起,但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很多从业者因为对法律边界认识模糊而涉刑,甚至有些技术极客因开发某些工具被卷入刑事案件。这些案件往往涉及技术创新与法律滞后的矛盾,辩护空间大但挑战也大。

我本身对互联网技术和新经济模式很感兴趣,加上刑法专业背景,逐渐将重心放在这一领域。尤其是近几年,USDT成为跨境洗钱、传销诈骗的“工具”,网络黑灰产也呈现产业化、技术化趋势,更需要专业律师介入,在打击犯罪的同时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二、案件类型与行业现状

主持人:您处理的区块链涉刑案件中,哪些类型最为常见?当前行业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是什么?

覃俊杰律师:

从实务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

USDT相关犯罪:

洗钱罪:利用USDT跨境转移资金,尤其是电信诈骗、赌博平台的赃款清洗;

非法经营罪:违规开展OTC承兑、矿机、资金池业务等;

传销诈骗:以“区块链项目”“虚拟货币投资”为名,实则庞氏骗局。

网络黑灰产:

帮信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提供实名银行卡、技术接口或开发恶意软件;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数据爬取、倒卖与非法使用;

DDoS攻击、黑客勒索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行业风险点在于:

技术中立性被滥用:例如开发爬虫工具或混币器,可能被认定为犯罪帮助行为;

合规意识薄弱:许多从业者认为“只要不直接骗钱就不违法”,但司法实践中对“主观明知”的认定范围正在扩大。

三、技术性案件的辩护难点与突破

主持人:这类案件常涉及链上数据分析、技术原理等专业问题,您如何制定辩护策略?

覃俊杰律师:

关键在于“技术事实+法律定性”的双重论证。举例来说:

USDT洗钱案:

通过区块链浏览器追踪资金流向,分析是否存在“混币”“多层转移”等异常操作;

结合当事人身份(如普通OTC商户)、交易历史以及有没有尽到审核义务等论证其是否具有“明知是赃款”的主观故意。

帮信罪案件:

审查技术工具的功能是否具有“中立性”,比如爬虫软件是否仅用于公开数据采集;

通过聊天记录、合同等证据,排除“明知他人用于犯罪”的嫌疑。

难点在于司法机关对电子证据的采信标准不统一。我们曾通过邀请专家辅助人出庭,用可视化图表解释UTXO交易模型,最终推翻了对“资金闭环”的错误认定。

四、经典案例分享:技术辩护如何扭转局面?

主持人:能否分享一个您印象深刻的成功案例?

覃俊杰律师:

曾有一个USDT非法经营案,当事人作为OTC商户被指控“协助资金跨境转移”。控方认为其交易频次高、金额大,推定构成犯罪。

我们团队采取以下策略:

技术还原:通过链上数据证明当事人交易对手方多为长期合作客户,无涉诈账户关联;

合规对比:调取当事人过往的KYC记录和反洗钱措施,证明其尽到了合理审查义务;

专家论证:邀请金融科技专家说明“高频交易”是OTC市场的常态,不等于非法经营。

最终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这个案例也反映出,技术细节往往能成为案件突破口。

五、给从业者与普通用户的建议

主持人:对于区块链行业从业者或普通用户,您有哪些法律风险防范建议?

覃俊杰律师:

从业者需做到:

业务合规前置:涉及USDT的业务需严格审核上下游资质,避免接触“四件套”(银行卡、身份证、手机卡、U盾)等黑产工具;

留痕管理:保存完整的交易记录、沟通记录,以备自证清白。

普通用户需警惕:

勿轻信“USDT搬砖套利”“保本挖矿”等宣传,这类项目90%以上涉嫌传销或诈骗;

出借银行卡、支付宝账号可能构成帮信罪,即使仅获利几百元。

六、行业展望:法律与科技的共治未来

覃俊杰律师:

区块链技术的匿名性与跨国性对司法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可能需要:

建立链上数据调取的国际协作机制;

出台更细化的司法解释,明确USDT等虚拟财物的法律属性;

推动“技术合规”标准,例如要求交易所、钱包服务商嵌入合规工具。

【结语】

在技术与法律交叉的“无人区”,覃俊杰律师以专业能力为当事人筑牢防线,也为行业合规发展提供范本。正如他所说:“新兴行业需要包容审慎的监管,但绝不意味着法外之地。”

(声明:本案例已做脱敏处理,观点仅代表嘉宾立场。)

【栏目互动】

如果您有USDT交易、网络黑灰产涉案等法律问题,欢迎关注栏目公众号或留言咨询,获取专业法律意见。

本文地址:http://www.chinaxhk.net/qukuai/53959.html -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故本网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