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老牌画廊之一汲古斋的掌门人杨育新,目前正在筹备2月5日举办的第二十三届元宵笔会。30年画廊开下来,钱没怎么赚到,目前还租个70平方米的房子住,但杨育新却说,我手上经过的东西无数,我无所谓,你喜欢就拿去,只要你心里记着我就行了。
杨育新刚请画家周德宽画了一幅芦雁图,要送给相熟的丰收日豫园店店长。这位店长去年评到了劳模,又落户上海,回老家过年时,想带一幅画回去。杨育新马上请画家专门画了一幅,外加一幅觉翁书写的对联相赠。他说,唐云先生30年前给我汲古斋题名时,希望“书画要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一直记着这句话。
30年来,杨育新经手的书画、藏品不计其数,但其中3次捐赠,却让他觉得这才是有价值的事。
唐云先生为汲古斋题写斋名
杨育新夫妇捐赠程壁光将军碑文原拓
2005年上海共和新路某建筑工地上挖出了民国首任海军总长程壁光将军的墓碑,重达两三吨的墓碑被发现时已经严重破损,无法读全碑文。
这块碑文是由章太炎先生撰文,担任孙中山先生秘书的书法家田恒用汉隶书写,苏州著名篆刻家黄鼎镌刻,具有相当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
田恒的儿子田伯亮在民革上海市委机关工作,跟杨育新长期交好,看到电视播出程壁光将军墓碑被发现的新闻后,给杨育新打电话说自己家里有碑文的原拓片,可以送给他。原来,田伯亮的父亲田恒写了程壁光墓的碑文之后,有限拓印了一些,分给了子女。
拓片高达2米多,正反面拓印,共计2000多字,均为汉隶书写。杨育新装裱后,在汲古斋里挂起,拓片显得清晰而苍劲,古朴而典雅。
经时任《劳动报》记者赵海金牵线,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专家现场鉴定后,确认为真正的原拓,杨育新夫妇在高兴之余便萌生了捐赠的念头。
2006年6月22日,杨育新将2件程壁光碑文原拓捐赠给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之前已经收藏了程壁光将军墓碑的历博方面也非常高兴,正好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杨育新夫妇向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捐赠程壁光墓碑拓片时的报道和捐赠证书
因为捐赠,解开了多年的父子心结
经由这次捐赠,还引出了一段杨育新对老友之子的教育故事。
杨育新捐赠程壁光将军墓碑原拓的事迹也在东方明珠展厅里展出,被一位前来参观的学生小余看到了。
小余的父亲余仁甫,人称“老余头”,曾与杨育新同在东北山河农场插队,两人十分投缘,因此小余也熟识爷叔杨育新。这回,他在东方明珠展厅里看到了杨育新的捐赠事迹,旁边还标注着“杨育新,上海著名企业家、慈善家”。回家后小余对他爸说,你不是说杨育新爷叔在城隍庙卖画吗?怎么他还是慈善家?
奚文渊《杨育新像》
老余头跟杨育新说了此事后,杨育新就把他捐赠碑拓的各种报道送给小余,同时告诉他,你爸爸当初在农场里就是我的师傅,做人十分了不起,名震山河农场。
其实小余已经好多年不喊老余头“爸爸”了,因为小余的爸爸比他妈妈大十几岁,爸爸送他去学校时,同学们都问“这是你爷爷吗?”所以长期以来小余都不愿意喊“爸爸”。
因为这件事,杨育新特地在饭店里请他们父子吃饭,乘机教育了小余,告诉他,你父亲不但是农场里大家的“教父”,1980年代还参与首创了新长发糖炒栗子现炒现卖的做法,享誉上海滩。小余十分崇拜爷叔杨育新,从此以后他对父亲的态度有了巨大改观,一声“爸爸”也终于喊出口了。
201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民革方面委托民革党员、上海市收藏协会理事杨育新制作一套纪念章。杨育新找到上海造币厂专家、工艺美术大师罗永辉,双方一拍即合,罗永辉设计出了“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章”(俗称“大铜章”)。
杨育新、陈建芬夫妇与罗永辉(中)合影
大铜章一反圆形常规而呈长方状,章的正面颇具匠心地出现了孙中山先生两幅浮雕形象,左侧为标准肖像,目光炯炯之中显示这位先驱的伟大抱负,而右侧为孙中山先生出任临时大总统手持佩刀的戎装像,背景以阴雕鎸刻着其墨迹“奋斗”两字。章的背面为“武昌起义”浮雕,取材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大铜章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独具匠心的设计,使得沉甸甸的历史感油然而生。
《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章》
《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章》的相关报道
杨育新代表汲古斋于20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日向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捐赠了“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章”以及石膏模具。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闻讯后,也希望杨育新捐赠大铜章,杨育新不但慷慨捐赠,还同时捐赠了1925年的孙中山纪念成扇、孙中山像怀表以及1912年发行的有孙中山、黎元洪签字的军需债券。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原馆长张岚(左二)和原书记付为群(右一)向杨育新夫妇颁发捐赠证书
“不是我画卖得好,而是我的人脉好”
杨育新也把公益之心注入了他一手创办的元宵笔会。“要让书画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何能实现“飞入”呢?在杨育新看来,就是要贴近百姓,汲古斋每年元宵举办的书画笔会,目的就是要实现书画家与爱好者们零距离面对面的交流。
往届汲古斋元宵笔会的热闹场景
在汲古斋元宵笔会,爱好者们不但能向书画名家当面讨教,还能跟偶像合影;书画家能与粉丝们亲密互动,还能了解到书画爱好者们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内容,对于他们的创作也是大有裨益;爱好者们还能以较低的价格得到心仪书画家的现场创作,这真是一场皆大欢喜的艺术盛会,难怪多年来一直流传着豫园元宵节“内有灯会,外有笔会”的好口碑,成为都市里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海派艺坛奇才邓庭毅(右)和著名书法家桑仲元(左)联袂创作了《孔雀图》庆贺汲古斋成立30周年
第二十三届汲古斋元宵笔会海报
“汲古斋最大的精神内核,不是我画卖得好,而是我的人脉好,这才是我的成功经验。”越来越多的书画家会在元宵这一天来到汲古斋参加元宵笔会,今年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近70位书画家,这就是一家开了30年的老牌画廊永葆青春的秘诀。
本文地址:http://www.chinaxhk.net/shanghai/33810.html -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故本网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