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闻我友杨育新出版个人传记,在为他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想起了与他相识之初的那些事。
大约是在1997年,我担任杨浦区委常委、副区长时,出席了区辖吉林路上某邮币卡市场举办的一场专家论证会议,在会议上认识了杨育新。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曹树民
交谈中,杨育新表达了要在吉林路上开办汲古斋画廊的想法。我觉得,如果能在吉林路上开出一家有特色的画廊,与周边其他艺术市场形成联动,对于杨浦区的文化产业是一件好事。我当即表示支持,后来因为选址遇到问题,此事并没有如愿进行下去。
不久后,身为上海液化实业公司总经理的杨育新觅得豫园附近三牌楼路上的液化站位置,想在那里开设汲古斋。那天,他与时任南市区区长沈卫国等领导约在玉佛寺见面商谈此事,特地把我邀去,杨育新是杨浦区居民,希望我作为“娘家人”,帮他“撑把腰”。
杨育新一心一意办文化的精神感动了各方,此事进展顺利,后来,汲古斋在三牌楼路上开业的盛况想必大家都能在杨育新的传记里领略到。
杨育新当时问我,汲古斋开张时拍的合影能不能挂在店内?我很明确:只要对你有利,都能挂。因为我觉得我在经济上与你没有往来,只为促成你做文化事业,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左起曹树民、许四海、程十发、楊堤、许夫人、杨育新夫妇
但是开业之际,我给杨育新和他的汲古斋送上了两个字的建议——“真”和“珍”。“真”就是必须卖真品,不能卖假货,否则你做不长久;第二是“珍”,就是要卖既真又好的艺术作品,否则你声誉起不来。
同时,从战术上,我还送了他两个字“造势”。因为我深知杨育新的特长在于语言表达,汲古斋原本是个只有15平方米的小画廊,你杨育新要把它做成上海滩有影响力的文化平台,就必须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发挥特长,通过各种活动和宣传手段造足声势,才能让大家都知道你汲古斋。
汲古斋成立以来,举办了上百场展览和活动。杨育新通过请上海优秀的知名艺术家来办展,不但体现了作品的真,更依托成名艺术家固有的粉丝群体为汲古斋带来更多流量。他还不断推出有潜力的中青年艺术家,助力他们在汲古斋平台上走向大众。
杨育新开了30年画廊,他自己做得不亦乐乎,今天回头看,我也觉得他的确收获颇丰,如同辛弃疾词中所写的那样,“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其实我心里知道,杨育新多年来做画廊并没有挣到多少钱,他一直是在倾注全部精力推介传统文化,推介艺术家,尤其是新人。
同时,他还连续20多年坚持每年元宵节举办汲古斋元宵笔会,他是在为画廊造势,也是在做文化品牌,他携手艺术家,用最便宜的价格回馈艺术品消费者。他不挣钱,但挣到了一个响亮的品牌。但如果不是杨育新长期坚持居利思义、仗义疏财,很难想象每年元宵节会有五六十位成名书画家会放低身价前来汲古斋回馈大众。
站在人生的金秋,我衷心希望杨育新能把汲古斋文化品牌继续做好、做强。品牌的“品”字有三个“口”,一个文化品牌,不但要自己说好,还要消费者说好,更要让同行说好。
这是我对杨育新的衷心祝愿!
是为序。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
曹树民
2023年12月于沪上
本文地址:http://www.chinaxhk.net/shanghai/46374.html -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故本网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