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快讯网 > 文化

西北地区一直干旱多雨亚热带动物在这里生活繁衍

2021-08-28 21:06 来源:中新网 作者:李陈默 阅读量:11063 

话题:西北地区一直干旱多雨。听听史前动物怎么说

新华社记者胡维杰,杨雅婷,玛莎

干旱少雨,荒凉壮阔的戈壁沙漠是很多人对西北的印象但这里一直都是这样吗回到几千万年前,这里有丰富的水生植物和茂密的森林,巨型犀牛,叉齿象等热带,亚热带动物在这里生活繁衍

为什么西北会变成今天的样子在几千万年的时间纬度上,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在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的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专家们从史前动物的化石遗存中找到了答案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邓涛主要从事晚新生代哺乳动物,陆相地层和环境演化研究他经常往返于甘肃省临夏州和北京之间由于特殊的盆地地形,临夏保存了大量完整的古哺乳动物化石如今,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里有3万多件化石标本

这些巨大的化石标本是解开西北地区气候变化密码的重要线索。

邓涛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临夏盆地不同年代地质沉积物中的化石指向该地区4个不同的动物群,按年代顺序分别为巨型犀牛动物群,叉齿动物群,三趾马动物群和真马动物群每个动物群对应不同的自然环境优胜劣汰,各时期的优势动物群都能适应当时的环境邓涛说

因此,我们可以破译以临夏为代表的中国西北地区,甚至中亚内陆地区,在过去几千万年里,气候和环境是如何变化的。

走进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左侧一尊修复后的巨大史前动物雕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它的脖子很长,可以站在5米的肩膀高度这就是生活在4200万到2100万年前的巨犀它是一种大型哺乳动物,以头顶的树叶为食巨犀人在密林中无法移动可以推测,西北是以疏林为主的自然环境邓涛认为当时的气候温暖潮湿,甚至有点热

和政地区出土了大量叉齿象的骨骼化石博物馆里有叉齿象三到四个月到四十多岁的头骨,甚至还复原了叉齿象的骨架据专家介绍,铲车象是临夏继巨犀之后发现的第二个大型动物群它们生活在全球暖期,气温比目前的平均气温至少高4到5铲车牙靠铲水草为生,说明当时中国北方到处都是湖泊,河流和茂密的森林

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全球变暖时期的结束,铲车动物群很快被三趾马动物群所取代在博物馆里,记者看到一个嬉皮士正在修复骨架与现代马不同,它们每条腿上有三个脚趾,擅长在开阔地带奔跑据报道,当时西北地区的森林退化和草原上升特别适合三趾马种群的生存那时候有点像现在的东非大草原,又干又热邓涛说

久而久之,250万年前,出现了一个名为真马的物种,这也是临夏盆地第四大主要动物群伴随着世界进入冰期,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寒冷这个时期有大量的食肉动物它们是食草动物的天敌以比真马慢的速度奔跑和进食的三趾马动物群无法适应当时的环境邓涛解释说,真正的马更类似于现代马,每只脚只有一个脚趾,这使得真正的马跑得更快

在我国西北地区,动物群的变化不仅与全球气候密切相关,还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地理因素影响邓涛和他的团队发现,青藏高原南北两侧都出土了巨型犀牛化石,说明当时的高原还远没有上升到现在的高度,巨型犀牛动物群还能自由行走"我们推测当时隆起的高度低于2000米"邓涛说,铲车大象出现的时候,高原南侧还没有人口分布的痕迹,说明高原已经上升到阻碍铲车大象自由迁徙的高度,大概有3000多米

根据消息显示,科学家通常根据动物的分布,身体结构,树冠高度和食物类型来判断当时的气候和环境一些植物的花粉化石和孢子化石可以支持这一判断

临夏盆地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区它就像一本‘高原史书’,完整地记录了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和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邓涛说

本文地址:http://www.chinaxhk.net/wenhua/10670.html -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故本网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