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快讯网 > 文化

对时代主题的积极书写中报告文学得到了锤炼

2021-09-03 12:44 来源:中新网 作者:张璠 阅读量:10338 

扶贫报道——。

用心记录深情与赞美。

核心阅读

文章写得正是时候,尤其是报告文学风格,只有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社会现实,才能放大社会效应。

我们应该增强文化自信,加强我们的脚,视力,脑力和笔力,提高我们的创作水平要继续记录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和深情厚赞,时刻准备,努力谱写新农村新史诗

在对时代主题的积极书写中,报告文学得到了锤炼。

记者: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也成为文学创作的一座富矿报告文学有哪些发掘和表现

李朝权: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文学素材的丰富性和写作中破题的差异性从最近几年来的报告文学作品中,既能看到物,又能看到因地制宜的扶贫实践,还可以看到人和不同群体的形象,比如新农民,扶贫干部,返乡青年,支教志愿者还可以看《尚书》,有些作品拉长了历史镜头,体现了地方志的色彩以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脱贫攻坚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为例,入选作品共性突出,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宁吃苦,不吃苦可是,与此同时,作家们努力探索新的材料,独特的例子和新颖的视角,并寻求新的创新作为他们的自觉追求

石俊:作家必须对各种新变化保持敏感保持敏感的方法是投入最火热的生活当下,现实题材创作成为热点,越来越多的作家在时代的感召下投身现实,用真实的经历修正创作习惯,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不仅有创作经验丰富的著名作家选择写作脱贫,也有不少青年作家积极尝试,不仅报告文学作家在行动,一些小说家也在积极参与其中反贫困报告文学拓宽了现实题材写作的视野,涌现出的作品众多,角度丰富,传播广泛可以说,报告文学在时代主题的积极书写中得到了锤炼

记者:报告文学作家在地球上写文学,也是一种体验。

李春雷:2013年以来,我去过条件艰苦的甘肃定西,深入太行山贫困家庭,冒着零下32摄氏度的严寒,进入塞北高原我先后围绕脱贫攻坚主题创作了4篇长文和9篇短报告文学作品在行走和书写的过程中,有些地方的贫困程度和脱贫难度超乎想象,扶贫干部付出的努力超乎想象,扶贫带来的变化更超乎想象作家一开始是震撼的,然后用文学的方式记录下这些超乎想象的震撼,记录下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壮举,让读者感受到时代的强大脉搏和铿锵的历史脚步

李朝权:报告文学作家的热情很高作家李迪到湘西一家农家客栈住下,帮助村民在厨房烧火,在田间割草,在扎染架上做笔记,抓住一切机会和村民聊天,然后忍受病痛,在病榻上完成了《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手稿一些作家被扶贫干部群众的热情所感动,回来审视自己的创作和艺术追求作家王松在创作了赣南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报告文学后,以此为基础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他形容自己写小说像一只鸟,让思想和想象在空中飞翔,而创作报告文学化为穿山甲,钻到大地深处去发现真相在这个天地之后,无论他如何在文学的天空中飞翔,他都不会忘记坚实的大地,失去强大的翅膀

摆脱贫困,为乡土文学注入新的内容和元素。

记者:作家面临着不断变化和持续的故事这样的贴身书写可能缺乏发酵的时间,容易打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产生与主题成分相匹配的文献成分

李朝权:要捏住写作的鼻子,也就是人物人物立了,作品也就立了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是文艺作品的高度,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塑造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有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不仅是小说,还有报告文学需要更多地描述人在扶贫中的决定性作用,写扶贫对人的影响,用生动丰满的数字表达历史与现实的动荡局面只有留下一个能为变革时代感到可亲可敬的新人形象,才能留下更好的文学记忆

李春雷:报告文学的重量不仅在于文学,还在于历史它在创立之初,就应该被史书所追寻写《金银滩》,重点关注河北张北县德胜村,离丁玲创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温水村不远虽然我写的是报告文学,丁玲写的是小说,但我们有着同样的目标,那就是透过一个村庄的变化,看到中国农民,农村和社会的变化这种写历史传记的追求,会鞭策我更怕字,对墨负责贴近时事,贴近题材,时间短不构成借口相反,每一次创作都要全力以赴,带着历史的眼光和追求,去钻透主题,表达时代

记者:从历史的角度看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报告文学,其实是在讲述我们这个时代最精彩的中国故事,也是中国百年乡土文学与今天时代精神碰撞的火花。

石俊:所以写时代感特别重要摆脱贫困是时代的宏大主题,它不仅局限于农村,也与城市息息相关

相关脱贫攻坚题材具有鲜明的主题延展性,大故事里包含着小故事,城乡发展,农业科技应用,红色资源开发,生态文明建设等,都和脱贫攻坚有关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文学书写应放开视野,不是只把扶贫工作的人和事串起来,也不是只把一个地方从穷到富的历史串起来,而是要真正深入进去,写出时代的恢弘气势,写出时代的万千气象

李朝全:放在中国百年乡土文学脉络里来看,脱贫攻坚为传统深厚的乡土文学注入了新的内容,新的元素,新时代的奋斗精神在其中熠熠生辉作家们需要在立足时代生活经验基础上,准确认识和把握时代本质,不仅把脱贫攻坚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讲清楚,而且要深刻认识它对全世界减贫事业,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意义,要把这一备受期待的中国故事讲好,将其中蕴含的中国精神理解透,表现好

发扬报告文学传统,写就新乡村的新史诗

记者:脱贫攻坚题材创作,也提供了重新审视报告文学优长的机会报告文学的发展与创新应朝着什么方向努力

施战军:好的报告文学应该是能深入人心,经久传诵的就像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我们今天熟悉的陈景润形象,几乎就是这部作品塑造的《哥德巴赫猜想》是为迎接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而进行的约稿创作,创作意图就是以陈景润的故事反映向科学进军的时代潮流一方面,它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意义,特别是报告文学这种文体,只有和重大历史事件,重大社会现实相结合,才能放大社会效应,另一方面,作品本身文采斐然,有文学的感染力,所以才有报告的影响力

李朝全:说到约稿创作,在脱贫攻坚题材创作中,类似的组织创作生产也成效显著各地宣传,作协和出版部门动员组织一大批作家投身脱贫攻坚书写,这种组织化生产的经验可以推广到其他主题性创作活动中,以收获更好效果

记者:对于今后书写小康生活,描绘乡村振兴,有什么期待报告文学怎样写好一个蒸蒸日上的新乡村

施战军:乡村振兴的时代,乡村形象正在发生新变基础设施的改善力度前所未有,得益于经济发展,信息技术进步和人们素养的提升,乡村文化也将得到长足发展,法制,教育,医疗,贸易,交通,物流等要素,更会深刻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乡村题材写作要向时代,向生活,向人民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创作空白有待填补,最新最美的乡村图画尚待描绘

李春雷:为更好地观察乡村振兴和时代发展,我计划去雄安新区找一个地方,最少住上两年,每年最少住上300天,亲眼见证小康社会的进程,亲耳倾听时代进步的足音。作为报告文学作家,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提升创作水平,继续用心记录小康,深情礼赞奋斗,为写就新乡村的新史诗时刻准备着,努力着!

对话人:李春雷 李朝全 施战军

胡妍妍

本文地址:http://www.chinaxhk.net/wenhua/11247.html -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故本网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