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7月13日,“探古今汴河 寻千年文脉”——2024大运河文化阅读行来到“淮南第一州”——宿州,主题活动在宿州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一曲宿州灵璧菠林喇叭经典名曲《百鸟朝凤》拉开了活动帷幕。白居易名篇诗词诵读、宿州主题舞蹈等演绎,与来自北京和宿州三位嘉宾的精彩主题演讲交相辉映,异彩纷呈。现场近200名读者共同观赏和聆听,多个新媒体平台参与线上直播,线上观看人次为83.18万人次。
本次活动由首都图书馆与安徽省图书馆、宿州图书馆联袂举办。首都图书馆副馆长张娟,安徽省图书馆馆长林旭东,宿州图书馆馆长李大鹏,宿州图书馆副馆长李岩峰出席本次活动,为运河长卷安徽段绘制第一笔。
首都图书馆副馆长张娟(右一),安徽省图书馆馆长林旭东(左二),宿州图书馆馆长李大鹏(左一)
南北专家共话共情,探寻运河千年文脉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宿州人谈起大运河时,常常想起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青年白居易生活成长于宿州古符离,他的脚步、他的爱恋、他的诗篇都留在这里。宿州成为白居易的第二故乡。文史作家、文化学者,宿州市白居易研究会会长赵汉青在讲座《“诗王”白居易为何安家于符离》分享了白居易在宿州的生活。宿州市政协委员,原汴河博物馆馆长、文博副研究馆员赵彦志,为读者们述说了汴河的前世今生。古时汴河是漕运之河、瓷器之河、诗词之河、交流之河。故道漾新波,新时代的汴河,在保护、传承和利用中为宿州文化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北京史研究会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孙冬虎,为读者们追溯了大运河与京剧的渊源“徽班进京”,“京剧”的最初含义以及大运河与京剧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赵彦志
孙东虎
赵汉青
观众反响热烈,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宿城第一中学学生高雨霏说:“听了老师们的讲座,我感觉很骄傲,从中了解到更多大运河的知识和故事”。
“淮南第一州”尽展运河地域特色
明澈的唢呐声与艳丽夺目服饰下的舞蹈相结合,一曲由非遗传承人周本银、周劲松与宿州轻歌舞团的8位舞蹈演员共同演绎的宿州灵璧菠林喇叭经典名曲《百鸟朝凤》精彩开场。一曲终了,却在余音绕梁中令人赞不绝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当这首耳熟能详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被童声稚语诵读而出,全场读者共鸣以对,随节奏一起朗读,诗意盎然之间,仿佛与一千两百多年前的少年白居易相逢。
在民间舞蹈《醉宿州》的光影交错中,宿州站主题活动圆满收官。这是一场展示宿州运河文化脉络的绮丽之旅,更是一场博采众长的文化雅集,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宿州运河文化的多样性,更让我们对宿州这座因运河而生、随运河而荣的城市有了新的认识和不同的感知。也因宿州,我们才得以寻脉和窥探大运河由南至北的文化共美与绵延不断!
追“宿”之旅,探秘运河大隐之美
从宿州图书馆启程,通过宿州博物馆、汴河博物馆,及大运河遗址公园了解宿州与古今汴河息息相关的神奇故事。经过大河南街、古城墙、九孔桥了解宿州古城的历史文明,而后抵达白居易东林草堂遗址,体味诗人笔下符离的山水与意境。最后,读者们一起探秘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共同鉴证运河的古今变迁。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故本网对其真实性不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